要如何彌補和外國人舞者的體格差距?

我對現在的Jr.在上怎樣的舞蹈課程不太清楚,但是跟我們那年代相比,現在的孩子都跳得很好。

首先光是舞蹈類型就大不相同。我們還是Jr.時,是先從爵士舞的超簡單版開始學起。過沒多久,開始學習巴比布朗等,完全搞不清這是什麼鬼。現在似乎是先從結合爵士跟放克的放克爵士樂開始。

現今電視上表演的舞蹈都以靈魂爵士為主流。而其中的EXILE又是偏嘻哈風。最近的舞蹈種類也走融合路線,所以種類的分界線也越來越模糊。

以前每個禮拜六都要到朝日電視台以前的排練室練舞,回想起來還真令人懷念(笑)。那時候還沒搬來東京,所以六日就要來東京受訓。基本上以爵士舞為主。嘻哈舞則是自己想學,就跑到外國人老師的地方去上課。

我最喜歡的是放克爵士舞,不過我對增加擅長的舞蹈類型一事沒什麼興趣。畢竟就算我突然瘋狂跳起鎖舞,也不見得是件好事(笑)。

話說因為平常都以放克爵士舞為主,偶爾跳不同類型的舞步時,身體節奏會跟不上。兩年前曾跳過的House dance就是如此。當時上課時,被老師說「還有時間,要不要試點什麼新的?」,然後老師就教了House dance。我當時都以為我快掛了。從頭到尾角一直動不停的舞步。雖然以前也曾跳過類似House dance的舞步,但是從頭開始學我才發現,根本就不符合自己的風格(笑)。

除了體格差異外,根本也完全不同

日本人的身體,不管是體能或是體態來看,當舞者都顯劣勢。在日本人中來說,體格先天弱勢的我看到最近的15、16歲的孩子,就會莫名不爽的想「現在日本人也變得手長腳長了啊」(笑)。日本舞者和外國舞者相比,在表演情緒的持久力等等,有許多根本的不同。

說是這麼說,但是也有很多跳得不好的外國舞者。只是他們的身體有練過,真的是不一樣,非常厲害。『SHOCK』中每年都會有幾名黑人舞者參與演出,他們屁股可翹的咧。畢竟我們天生就連骨盤的構造也不一樣。

既然如此,要如何彌補先天體格上的弱勢,呈現出有魅力的演出呢?像是我以前有想到的是「讓手看起來很優美」。我的手本身又短又粗,老實說一點都不好看。但是我不斷告訴自己「舞蹈不是靠外表決定的」,隱隱約約也感覺到手勢的重要性,而努力練習。不過,「手」也只是使舞蹈有魅力的要素之一而已。
比起這個更需要注意的是,「體幹」也就是「軸心」。還有就是「身體某部分抓到節奏感」。以我個人經驗來說,後腦勺中心到胸腔深處這一段,若能抓到節奏感,就能自然舞動。

還有,不管任何舞蹈,基本上都是從芭蕾衍生出來的。我個人認為,只要會跳芭蕾就什麼都會跳。要跳出優美舞蹈時有一些不成文的絕對原則,像是「肩膀保持平行」等,這些都是芭蕾的基礎原則。只要掌握這些基本原則,給人的印象就會完全不一樣。所以就算是在資深的芭蕾舞者,也會不斷上芭蕾課程。我在Jr.時代也曾學過芭蕾,雖然學得不是非常扎實,但是到現在都還是很有用。

再來,說的極端一點,「舞蹈」就是一種「性」的表現。這可以套用到所有的日本傳統表演中,因為都是用「身體表現」的關係。聽說有些舞蹈老師教學生如果想要順利表達情感,就去上床吧(笑)。舞蹈其實也就是表現出自己的身體魅力,抱著這樣的想法來跳的話,也許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也說不定。

義務教育中的舞蹈課程

現在的國中舞蹈變成了必修課程,老師們應該很辛苦吧?我這樣說可能會惹人生氣,但是老師中也有擅長跟不擅長的人吧。如果給不會跳舞的老師教到,對學生老師來說都是不幸,讓人十分擔心(笑)。

不過我覺得把舞蹈排進教育的一環之中,是非常好的做法。因為跳舞會讓人漸漸敞開心胸,應該說,不得不打開心胸。跟日本相反,在國外不懂得表達自己的人容易被欺負,不過時代也逐漸變遷,如果想要用自己的身體表達什麼的話,沒有比舞蹈更適合的方法了。

我從以前就是比較怕生的個性,現在也沒什麼改變就是了。但是因為我很年輕時就學會使用舞蹈來表現自己,所以對精神層面的鍛鍊很有幫助。

我在Jr.時代學習的舞步和現今相比,當然程度是差很多,但是當時學會跳時,真是無法形容的快樂。也是因為如此,才讓我想要從事這一行。

對我來說,舞蹈就是「表現自己的最好方法」。不過仔細想想……與「舞蹈」的相遇,使我在很早就懂得把「自己」的存在清楚劃分出來,「工作時的自己」與「工作以外的自己」,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。我有時候會反省,如果可以兩者可以再融合一點,也許自己就可以成為個性更好的大人(笑)。

本月小筆記
日本沒有編舞著作權
堂本「在日本是沒有編舞著作權這種東西。美國當然是有,之前請Travis Payne在『Endless SHOCK』中編舞的『Higher』和『夢幻』兩曲,如果要在電視上表演的話,就必須再締定新的契約。我想這在日本編舞老師聽來,應該覺得很不可思議吧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