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也會因為太過喜歡,反而什麼都不敢做
 
我最尊敬的巨星「麥可·傑克森」,在今年的6/25逝世滿10年。也因此本月採訪希望我能談談有關於他的事情。老實說,我不認為他的偉大能用言語表達殆盡。雖然同樣是在演藝圈工作,但是麥可是超越一切境界,猶如神般的存在,所以我完全不覺得我們是在同一個業界。
 
麥可有很多表演都讓自己超印象深刻,也受到許多影響。第一名應該是『Billie Jean』(83年)吧。背後沒有其他舞者,單憑一人的氣勢填滿整個空間的絕妙舞蹈,可以說是登峰造極的演出。我最喜歡看麥可隨著直覺,憑藉天生敏銳的節奏感自然舞動。
 
不過這大概是等到我比較成熟之後,才開始喜歡上的。十幾歲的時候,比起『Billie Jean』,更偏愛激烈舞步的歌曲。國中時,麥可推出『DANGEROUS』(91年的專輯),這時候他的整體表演已十分成熟,可以說是日趨完美狀態。對當時只是剛加入事務所的小屁孩自己來說,只能說是看得目瞪口呆。
 
要跟別人傳達說明麥可的魅力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情,他的節奏感是異於常人絕佳。可以從他的舞蹈感受到旋律從他身體自然流洩。跳起來雖然不比舞群激烈,但是光是看他的一舉一動就可以感受到音符跳躍而出。真的是非常不得了。像是在MTV Award上表演的『DANGEROUS』組曲(1995),我大概看了有上千萬遍吧。那次表演上,傑尼斯的編舞老師Travis也是當時的舞者之一。
 
『DANGEROUS』世界巡迴演唱會(1992〜1993)的東京場我有去。社長當時帶了好幾名小Jr.去。只是很可惜的是,自己當時年紀太小,根本就記不太得。雖然明知是不可能實現,但是有機會的話,真的很希望現在能有機會再看一次。
 
不建議當成參考
 
麥可的粉絲有各式各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方式。像是幾年前,曾經一起合作過的Kento Mori,是屬於追求鑽研麥可舞蹈精髓的類型。而我自己是屬於一開始就覺得,不管再怎麼模仿,也不可能變成他的類型。
 
話說,我本來就不擅長模仿(笑)。如果學不到麥可的節奏感,模仿起來也只會看起來四不像。在這方面,我就很喜歡錦織前輩抓節奏感的方式。特意抓在後面的拍子上。但是如果學他跳,就只會看起來像是慢一拍的人。所以真的是要表現恰到好處才行,只要試著跳過一次就會知道了。
 
所以我也無法輕易模仿。當然有時候也會想說要把這個人的這部分放進自己的表演中。那時候,我就會仔細研究鑽研,思考自己為何會被這舞步吸引,再將融入自己的表現。十幾、二十幾歲時,就是以這種方式摸索自己的舞蹈風格過來的。
 
現在的傑尼斯中,應該有很多沒有經歷過麥可世代的孩子。就算是如此,我也不會覺得要跟後輩說「麥可是必修,非看不可」。
 
對剛接觸舞蹈的孩子來說,根本無法做為參考,所以我也不推薦。「麥可·傑克森」已經是一種獨立的舞蹈類型。
 
比起學麥可,不如追溯他舞蹈的基礎還比較有幫助。像是靈魂樂、法蘭克·辛納屈等。麥可一開始也是從傳統的舞步跟音樂入門,然後擷取融入,走出自己的風格。現在的孩子同樣學的話,應該會創造出跟麥可完全不同,現代風格的表現吧。我覺得火星人布魯諾就是一個很厲害的例子。我在學跳靈魂樂時,常常會有「這個舞步跟麥可的舞步有類似」的發現,非常有趣。
 
粉絲規距問題2019
 
來換一下話題吧。今年Hey!Say!JUMP的巡迴演唱會因為粉絲不守規距的問題而取消。日經編輯部希望我能以藝人立場來談談這話題。
 
其實來龍去脈我也不是很清楚,所以能談的有限,不過最深的感觸就是時代真的變了。
 
老實說,粉絲不守規距的問題也不只限於傑尼斯,很多都有被報導。讓我想起十幾、二十幾歲時的事情,粉絲在新幹線車站造成騷動在當時真的是家常便飯。像是名古屋車站時,都是走內部通道然後快發車時才上車。粉絲就會跟著衝上車,造成車廂裡面擠滿人,動也不能動,根本連移動去自己座位的車廂都沒辦法⋯⋯
 
換成現在的話,應該馬上就會變成網路新聞,引起批判吧。但是當是真的是不足為奇。然後都差不多在快抵達東京時,才終於走到位置可以坐下來。不只對我們,也對其他乘客造成很大的麻煩!就算上了車,結果也因為一片慌亂,根本走不到自己的位置。
 
聽說我們之前的80年代時更是誇張。所以要說現在的傑尼斯粉絲禮儀變差什麼的,我是不覺得,只是現在的社會風氣對這類事情變得日加嚴格,企業也必須做出相對的應變措施。
 
當我們去國外,像是台灣、香港時,都會有大量粉絲在機場接機,做出歡迎花道。以當地來說,是可行的慣例風俗。當然想必也會有日本粉絲覺得不可思議,只能說這是文化不同。既然日本是不允許這樣的行為,就請大家理解配合。
 
但是這些國家都會配保全,設置戒備範圍,確保藝人安全,將來日本要是也能變成這樣也不錯。簡單來說,隨著時代變遷,粉絲跟藝人間的關係也隨之變化,所以現在必須要應時應地思考大家都能接受的對策。
 
這次的Hey!Say!JUMP部分粉絲的不當行為是確實存在,當然也是不可原諒的。不過這也是一個契機讓藝人各自去思考,自己的對應方式是否也有不妥的好機會。像是傑尼斯藝人不太辦握手會、簽名會等活動,但是如果可以用來抑制粉絲瘋狂行為的話,這類的活動也是可以列入考慮範圍。但是我個人是對「以近距離接觸為賣點的偶像」不太能理解就是了⋯⋯(苦笑)。
 
⋯⋯老實說,看到喜歡的人厭煩的表情到底有什麼好開心?因為看見了其他人看不到的一面的內心優越感? 我覺得這種人根本就不是真的粉絲了。身為F1鐵迷的我,在看到舒馬赫走來我附近時,我可是光速逃走了(笑)。 因為我不想要擋到他的路!所以就算無法見上麥可一面,我也完全無所謂。因為是打從心底敬愛、憧憬的偶像。……為了能成為讓粉絲這麼認為的存在,我們也要更加努力加油才行。
 
本月小筆記
在紐約幻想的求婚美夢
光一是活躍於百老匯新銳女演員Eva Noblezada的鐵粉。前陣子拜訪紐約時,突然有機會可以在演出結束後跟她見面,但是光一因為工作在看另一齣舞台劇。所幸劇場也就在附近,所以光一為了趕上會面,在演完的瞬間橫跨隔壁的座位衝出戲院,跑去見Eva。「但是因為實在過於緊張,最重要的話忘了說出口。想要問她說有沒有來過日本、以及能不能跟我結婚⋯⋯」。話說,光一好像完全忘了Eva早就已經結婚這回事。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