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正因為幸福需要給自身施壓」,不感到滿足的思考模式

要我談「演戲」,還真是不好聊。因為「演戲」不太有「須要遵守的規則」。以唱歌來說,有旋律,舞蹈則有舞步這種有機可循的「規則」,但是演戲卻沒有。光是一句台詞的說法就有無數的表現方式。

我頭一次挑戰電視劇是「愛よ、眠らないで」。之後隔年跟剛演出「人間・失格」。這齣戲是透過徵選,還記得我當初連左右都搞不清楚就去參加演員徵選。

徵選上的是個性格詭異的角色。劇本上寫著「用頭去撞書桌,頭留下了鮮血,然後大聲喊『我腦中有蒼蠅!』」。這角色完全超出當時15歲的我所能理解的範圍,不過現在回過頭來看,也許就是因為無法理解才好。當初完全不懂演戲技巧的自己,只能依靠自己的直覺思考,用盡全力在鏡頭前展現角色的瘋狂,也才因此帶出了角色的古怪詭異一面吧。

現在也是,那種完全無法理解的角色反而可以盡情詮釋。依每個人的理解不同,可發揮的幅度也完全不同,還可以留下「想像空間」給觀眾。

反倒若是演似懂非懂的角色時,就必須思考整體性以及共鳴點,就會演變出「我其實是想要傳達這個啊!」的莫名執著。結果就會把想像空間全都填滿了。

螢幕作品跟舞台劇的演技差異

對我來說,螢幕上的演戲跟舞台劇是完全不同的。像電視劇的話,就是必須在螢幕畫面的「框架」中演戲,除了決不能出鏡外,還得意識到演出效果,找到適當的角度鏡頭。非常需要獨特的演出技巧跟持續力。

舞台雖然也講求持久力,但因為是「現場演出」,所以其散發的能量,也就是當下的感染力更為重要。雖然有些人覺得舞台劇的演技稍顯誇張,不太喜歡。但是如果把螢幕上的演戲方式放到舞台上的話,那絕對是大錯特錯。

舉例來說,就算是不懂舞台發聲的人上台演戲,也可以透過麥克風,靠PA(擴聲裝置)去放大聲音。當然大劇場都會使用麥克風,只是如果一個人是透過音響發聲,另一個人是以全憑聲帶發聲,傳達給觀眾的感受也會完全不同。

說到演戲技巧,國外的演員到大學念戲劇好像是很稀鬆平常的情況。日本倒是不太重視這一點。我覺得這種情況不太好,有一段時間就去上了演技課程。對演技的感覺也漸漸產生變化。裡面有像是為了揣摩「怒氣」的演技,讓人一邊把許多立起來的柱子拉倒一邊吶喊等等的訓練內容。果然打好基礎後,在後來很有幫助,更重要的是也替自己建立了自信。

喜歡的演員是誰?我不太想回答這問題耶。因為不想被人家說是在模仿對方(笑)。不過我有對一位女演員十分印象深刻,親眼看到她在舞台上,迅速抽離角色的瞬間,真的是太強了。當她走出來謝幕時,還是入戲的狀態。但在跟觀眾敬完禮之後,就像是狀態解除般瞬間變回原本的自己。她並沒有特別做什麼,但是一看就知道已經是完全不同人。當時真的是著實大吃一驚。

至於我的「狀態解除」瞬間是何時,我想應該是在謝幕鞠躬的瞬間吧。反倒每次在等待布幕揭開時,我都害怕得不能自己。擔心著自己當天的狀態,以及體力跟精神是否能撐下去……『Endless SHOCK』的貼身採訪紀錄片中,我雖然看起來一派輕鬆,但其實那都裝出來的。也可以說從那一刻起,我就開始在演戲了。雖然內心非常害怕,但若是輸給了恐懼,一切就完了。所以為了不要發生這種情況,就逼自己要保持著平常心。也不會特意提起幹勁,這就是我的做法。

但是只要一拉開布幕,自己就換開啟轉換機關。『SHOCK』裡面有「滾樓梯」的演出,很不可思議的是,正式演出時完全感受不到疼痛。明明排練時痛得要死。所以最近乾脆也不在排練時做了,只有在公開排練時滾那麼一次,之後都是正式演出(笑)。

真實年齡超越角色時

隨著年齡增長,可以深刻感受到演技也產生變化。『SHOCK』中飾演的Koichi當初2005年製作時,設定上是毫無缺點的「超人」角色。站上舞台之人該有的精神風範完美具備,是自己的理想投射。但是都自己的年齡超越角色時,反而可以看穿角色的弱點跟青澀部分,變得想要將這一面也表現出來。所以現在的Koichi跟當初相比,出現了更多人性的一面。也許也是因為⋯⋯可能啦!我自己本身變得比Koichi稍微強了一些,所以才想要去描繪其脆弱的一面。

還有每天深切感受到的,所謂故事容易在社會動盪、生活貧困的背景下產生。對時代的忿忿不平以及悲傷,以娛樂方式發洩,隨著時間薰陶轉化成文化。雖然我喜愛像是『西貢小姐』的悲劇故事,但那也是因為現在自己生活幸福,所以才會對悲劇情有獨鍾。因為生活平和,所以才會在娛樂方面追求悲傷與痛苦情緒。要是真的是有重大煩惱等的人,為了讓心情平靜,反而會想要看充滿新福快樂的內容吧。

在充滿困境的背景下容易產生各種故事。但是若非在和平的社會中,不要說是觀眾,根本連詮釋的演員都不存在,真的是非常諷刺。所以對從事表演工作的人來說,「逼迫自己」的做法是必須的。

但是要如何逼迫自己呢?那就是持續思考煩惱、永遠不感到滿足。只要總是想著「可以再怎樣再怎樣」不感到滿足的話,自然而然就會持續緊逼自己。

『SHOCK』中有一句台詞是「經歷痛苦後,能讓我們體認到新的詮釋表現」,在沒有絕對答案的演戲之路上,我的自問自答將會永遠持續下去吧。

本月小筆記

光一對森光子女士的「不管演出家說什麼,只要站上舞台,就是我們的世界」深深不忘。左圖是上半場的「apanesque」、演員們氣勢高昂的壯大武打場面。現場爆發的狂氣令人震撼,緊接著就是「滾樓梯」演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