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SHOCK』縮短工時的真意

今年的『Endless SHOCK』做了許多新嘗試,增加了管弦樂的樂手人數,將台詞改為歌唱等。每年都有前來觀賞的觀眾想必會內心想「那一場戲被卡掉了!」。

這次卡掉了第一幕表演中使用大型板跟布條表演魔術的部分,以及在叢林中跳舞的場景。尤其是後者的「Africa」,包含了眾多豐富元素,在『SHOCK』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,充滿活力動感的一幕。簡單來說,就像是某遊樂園的遊樂設施的世界觀。可以讓故事情節更為立體突出,是非常好的橋段。但是這次就爽快地把這一幕完全剪掉了。

其他還有像是第一幕最後的戰場部分(「Japanesque」),原本有我從觀眾席走道登場衝上舞台的橋段,這次改成直接從舞台深處的升降舞台現身。可能有人會猜是因為增加了樂手,舞台形狀改變而做出的變動。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。

為什麼這次有這麼多的變動,是因為想要將整齣戲變得更加精簡。今年的上演時間是3小時10分鐘(包含30分鐘休息)。比去年縮短了7分鐘。實際上,我們是覺得三個小時左右剛剛好,但是光是縮短7分鐘就超乎想像的辛苦。要再縮短10分鐘⋯⋯應該是不可能的任務吧(笑)。

為什麼要挑戰縮短時間,當然其中理由之一是因為考慮從遠方搭新幹線前來觀眾的交通時間。

不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,將進一步淬煉作品精髓,讓內容更加成熟洗鍊。時間長並不代表就是好事,雖然我在KinKi Kids演唱會上,光是MC就長達一個多小時(笑)。最近社會上充滿了「人手不足」、「勞動改革」等的熱門討論,『縮短工時』也成為話題之一。不過這跟『SHOCK』為何要縮短上演時間的前提完全不同。

之前跟工作人員笑談說,乍見之下是「7分鐘」,要是從帝國劇場的所有公演數加總起來的話,是整整「490分鐘」。媲美兩場半公演的長度。不過老實說「那又怎樣,所以咧?」的感覺(笑)。

就算縮短也無法輕鬆

上演時間縮短,對體力的負擔也會跟著減少?根本沒有這一回事。

長達10分鐘以上的戰場戲,跟去年相比縮短了2分鐘,運動量大大不同,但是演出者並沒有因此變輕鬆。就算是變短,演出者反而會想要有限的時間,嘗試能不能多砍個幾刀。劇團成員雖然出場不比要角多,不對大家都自己演出的場景都是投注了百分之百以上的心血跟精力。站在舞台上的大家都是抱著同樣的想法熱忱。

還有一點,是所有舞台都共通的特點,就是上演時間越長,演員就越難在舞臺上保持「最佳狀態」。像是『SHOCK』光是在帝國劇場就長達2個月,身體多少都會出現不適,縱使如此大家還是站上舞台演出。也因為已經是習以為常了,大家自然而然也不會特別說出多辛苦。因為大家都很辛苦,自己的問題也只有自己才知道。

光只是縮短時間,會使故事顯得美中不足,因此也追加了些許內容。像是我一人留在舞台上,獨唱『Memory of Skyscrapers』就是其中之一。其實到目前為止,在『SHOCK』中並沒有我獨唱的場景。

這首歌是主角和團員進軍百老匯大劇場,表演完第一首『Dancing on Broadway』 後,一人獨唱的歌曲ーー歌詞行間充滿了幸福滿足跟些許寂寥。也有連接下一首對手表演的歌曲的作用⋯⋯老實說,這一幕的意義就讓大家各自去解讀、深思吧。

這把年紀才做得到的演出

這一幕是只有單獨歌唱的簡單場景,如果是我以前演的KOICHI,應該是不會覺得有多吸引人。也許對十幾二十幾歲的觀眾來說,可能會覺得這一幕太過樸素。不過我也好,KOICHI也好,年齡逐漸增長成熟而使得這場戲有獨特的韻味。依欣賞的觀點不同,應該會有人感受到其中的精簡洗練吧。所以如果觀賞後覺得深有同感、動人心弦的話,就表示本身也到了人生閱歷豐富的年齡⋯⋯說這種話,到時又要被唸了(笑)。

雖然本作已經上演將近20年,不過在今年的變動中有許多人物角色心情是首次描寫。像是下半場的莎士比亞戲碼。可以明顯知道,在KOICHI被UCHI刺傷入院的期間,RIKA跟UCHI有陸陸續續見面。

到去年為止,大家說「一起去看UCHI的SHOW吧!」時,RIKA是以「等、等一下!」的耐人尋味反應帶出深意,不過光是這樣還是有些不足。想要詳加描寫其實RIKA去找了UCHI好幾次,但是每次都被拒於門外的心境。

今年『SHOCK』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增加了用歌曲表達內心的比例。像是有一幕是在同樣的旋律中,複數的角色各自唱著表達不同心情的歌詞。等到真相大白時,將「那時的」歌曲改以背景音樂播放。藉由歌詞帶出角色人物彼此的關係,讓故事更加立體,讓觀眾更深有同感。在「Japanesque」中KOICHI被刺傷時的音樂其實也是個彩蛋,大家有察覺嗎?

針對這次的大幅變動,我們家的社長大力稱讚到不行,直說「毫無多餘」,讓我超不習慣。當然被稱讚沒有人不開心,只是我從以前就幾乎沒被誇過,反而非常不安(笑)。我的思維比較老派,不是那種越誇越成長的類型。所以反問社長「沒有什麼批評⋯⋯或指教嗎?」,社長只回了一句「沒有」。看來消除被誇讚而生的不安是我的新課題。

本月小筆記
在舞台上飛舞的搗亂分子
花粉、流感、乾燥⋯⋯對舞台演員來說每年2、3月上演的『Endless SHOCK』充滿了許多讓人困擾的問題。縱使已經保養到過於神經質的地步,因為本作的獨特表演內容,使得咳嗽現象有增無減。「舞台上眾多大型道具移動、設置引起灰塵起飛,在這種狀況下演員必須說台詞、或是張開喉嚨大力呼吸所致。」(光一)。的確在燈光的照射下,看得到大量的灰塵飛舞。演員也無法像排練時一樣戴口罩,只好辛苦奮戰。

  

 (上圖)新曲『Memory of Skyscrapers』的場景。舞台後方的團員以翦影效果呈現,KOICHI一人高聲歌唱。表演結束後,KOICHI脫掉外套,輕解領帶的動作自然散發性感氣質。這首歌沒有舞蹈也沒有華麗佈景,在『SHOCK』中顯得極為簡潔獨特。

(下圖)去年還有的「Africa」場景。叢原風格的特色服裝,使用火焰表演、從煙霧中單手抓繩飛向觀眾席等的多元表演內容,在『SHOCK』中風格獨樹一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