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他們現在的想法」 光一篇

%E6%9C%AA%E5%91%BD%E5%90%8D

除了團體活動之外,現在也以音樂劇演員佔有一席之地。從Jr時代算起至今,演藝圈生涯已經超過25年的他,是如何看待變化的一切。

  一直以來都有電視的工作,所以腦中最先浮現的這20年的變化是……已經過了泡沫經濟期(笑)。我剛踏入這業界時,剛好是泡沫經濟剛開始破滅時,當時的演藝圈還能有景氣時代的餘韻。

  舉例來說,以前拍攝連續劇時,會有露營車當作演員的休息室。露營車跟外景巴士不同,不但可以煮料理,裡面有附設化妝台,也可以上妝。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再這樣做了?(笑)

  『LOVE LOVE あいしてる』(96年~01年、富士電視台)那時也是,光是吉田拓郎大哥的一句「一起去夏威夷吧」,就真的成行了。過了那時期之後,就逐漸為了節省預算,節目從一天收錄兩集變三集,四集。

  只是可惜的是,我沒有辦法客觀比較景氣好的時代跟不好時的差異。因為當年的自己還太小,而且真的不是普通的忙碌,所以根本搞不清楚甚麼是一般。因為拓郎叔的一句話而能去夏威夷時,也只覺得「拓郎叔好厲害喔!」
。直到很後來才明白,那是因為當初的電視製作的預算也很充足才有可能。說來,演藝圈從經濟泡沫的美夢驚醒時,剛好跟我的青春時代結束同一時期。

數位發行?應該要積極放手去做

       以一般來說.去年我們首次參加了『NHK紅白歌合戰』,但是在20年前,音樂業界有一種「上紅白其實是很遜」的觀念.我覺得自己也有受到影響。反而覺得「應該要上的人竟然沒上,還比較帥氣」(笑)。但是已經今非昔比了。

  因為現在變得很多實至名歸的人有出場了,我覺得是一件好事。但是反過來說……日本的藝能界在這二十年,是不是變得更加保守了呢?彷彿一旦破壞規則的人就會被排除。

 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電視的現場直播。按預定跑完全部流程,完全沒有現場直播的感覺。現場非常害怕意外的發生,當然意外不是件好事.但是以我個人的傾向來說,這樣其實非常的無聊。

  這樣的保守化,多多少少還是跟不景氣有關係。在不景氣的情況下,爭取贊助商就變成民間電視台的一大苦差事,變成贊助商就是神的狀態,為了保住贊助,就會出現一大堆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情形。漸漸地就陷入內容越來越不有趣,大家都不看電視的惡性循環,這也是當下的現況。

現在把焦點改向音樂界,日本從2000年正式開始音樂的數位發行,算是宣告CD大賣時代的終結,身為音樂人的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?

  老實說,我個人是站在應當積極發行數位音樂的這一邊。但是我們家經紀公司對網路方面非常嚴謹,跟我的想法是完全相反(笑)。
  
        我本來就是沒有特別收藏嗜好的人,所以對CD或是唱片等物質商品並沒有特別執著。從以前就是這樣,對音樂的聽法沒有特別執著。有線播放也好,FM頻道也好,或是現在很流行的串流音樂服務也好,我偏好隨機播放的方式。基本上我是偏向如果有比較方便的東西就會朝那邊使用的類型(笑)。有些創作家可能會希望歌迷照著曲順收聽專輯,但是我其實還好耶。假設下載一首要250日幣,那就只下載喜歡的歌曲也沒關係﹐我完全沒不會覺得怎樣。

  現在是因為有專輯這商品的存在,所以才必須安排曲順進行製作,但是相信很快的音樂的發行形式將會有所改變吧。我自己本身也利用了許多現代的服務跟內容,覺得在製作方面其實也不需要太過於拘泥於過往的方式。

  而且老實說,CD的音質本來就不好!(笑)CD的音質其實比藍光光碟還差,對吧?從資料的容量來看,就證明了CD其實已經很落後了。假設就算今天下載的是AAC※格式,一旦壓縮過頭,聽起來也是會比CD差啊……
※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的簡稱。壓縮音質的方法之一。壓縮效率高卻仍呈現高音質。

  不過只是聽音樂的話,其實CD也很足夠了。傳統演藝方面我是不太清楚,但是像我們傑尼斯從事的演藝區塊來說,是不能抗拒時代的進化的。人類在各方面都會不斷進步,所以不斷將新事物吸收進我們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,甚至應該說,這是我們該做的。還有唱片販售量排行榜的計算方式也應該有可以更準確的方法。計算收視率的方式也是一樣,數位技術方面都這麼發達了,應該有辦法統計出更接近實際狀態的數值。

好作品才是受到長久支持的秘訣

提到排行榜,就不能不提KinKi Kids從出道單曲至今已經連續37張單曲都拿下首周冠軍,持續刷新金氏世界紀錄。

       現在已經沒有完全那種非要拿到第一不可了,所以如果覺得一直保持這紀錄很辛苦的話,到時只要同時出兩張單曲(只會有一張拿到銷售冠軍),就可以自己中止這紀錄了(笑)。不過說實在的,這紀錄也沒有侷限我們的創作自由幅度,不管是冠軍與否,製作現場都還是始終如一。因為一直都是以自己的想法跟步調來製作,完全沒有把金氏世界紀錄放在心裡(笑)。
 
     不管是音樂還是其他作品,要受到大眾長久的愛顧與支持,唯一的秘訣就是做出精彩的內容。用作品來答謝粉絲的熱烈支持,比起言語,作品的品質是更好的回答。加上只要做出優質作品,也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,也許會有人因此而成為了新粉絲,真的就是這麼簡單而已。

光是回顧傑尼斯過去二十年的歷史,充滿了令人目不轉睛的進化跟變化,而以光一來看,這段期間的傑尼斯變化是甚麼?「應該是在這二十年吧,各個團體的結成時間越來越長,所以世代交替這方面一直進行得沒很順利。」這也是趨向保守化的現象之一吧。

       我在傑尼斯中,既不是傳統派,也不是保守派,雖然很多人都認為我是的樣子(笑)。我只是單純尊敬社長,推崇他的showmanship精神而落實活用到演出中而已。所以我覺得自己並不是屬於傑尼斯傳統派。畢竟我也不聽社長的話啊。所謂的正統派,應該是指像Sexy Zone這樣的團體吧?

       我的想法是,不管是甚麼工作,如果要產生新東西,就必須將原本的徹底破壞,這也是我工作20年來的信念。

周遭充滿了西洋作品……(笑)

       對了,其實我對嵐現在為什麼這麼紅,跟爆紅的契機是甚麼一直都很疑惑。不過那也是因為我平常不太看電視的關係(笑)。平時我都在看美劇,光是追就追不完,所以根本沒有時間看日本的電視跟電影……(笑)

     而且其實海外電影我也沒有看得很多,因為三個小時左右就結束的內容,對我來說反而會有壓力,「已經沒了?應該還有更多可以描寫的吧?!」。所以我比較喜歡長時間刻劃劇情內容的連續劇,最近在看的新美劇『罪夜之奔』,還算有趣。

       不過我的美劇歷史其實也不長,最初是有人推薦我說『LOST(04~10年)』很有趣,才開始看的。可能我身邊比較多對外國的東西有興趣的人吧。自己從以前也是幾乎只聽西洋樂。像是『你的名字?』不是很紅嗎?但是我身邊卻沒有半個人在討論,厲害吧(笑)。

最後是否能給今後想要踏入演藝圈的年輕人一些建議呢?

       啊?我沒什麼建議好給的耶(笑)。尤其現在女生偶像團體非常激烈呢,還會在同一個團體裡排出各自的順位,比起作品演出的品質,似乎如何獲得粉絲的喜好更為重要,完全跟我的工作美學相反,不過也代表競爭真的非常激烈,不做到這個地步就無法佔有一席之地。

       所以我真心覺得自己很幸運,不用去擔心人氣問題,可以把精力投注於如何做出讓觀眾驚豔且深感興趣的作品。當然這部分也沒有想像中的輕鬆,不過至少每次都是座無虛席,真心慶幸還沒有遇過下面只有小貓兩三隻的情況……

       所以如果要給年輕人建言的話,我大概只有一句「好好加油!」而已(笑)。除了努力別無他法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t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